好广告最打动人:一个中国女广告人的真实人生

发布时间:2012-08-25

导读:在广告这个行业里,她不仅是佼佼者,她还见证经历了这个行业的兴起与成长。在每个热爱广告的人的心中,如果让时光流转回60年前,她便是我们心目中的“广告狂人”。

 
   朱伟幸 JWT智威汤逊北京首席创意官
 
   朱伟幸总是爱爽朗地笑,已近中年的她依然像一个小朋友一样活泼热情,不停地讲自己工作中的趣闻轶事。更让人惊讶的是作为一个香港人,“苦逼”、“山寨”等内地词汇都被她运用得活灵活现。香港、上海、广州、北京……在朱伟幸的人生地图里,永远有新鲜的地方值得探索,李奥贝纳、盛世长城、智威汤逊,在她20年的广告生涯中,她不是落地生根的安分人,频繁更换就职的4A公司,只是因为她认为创意需要不断全新的刺激。

  

   “重要的是让客户相信你对于提案的创意度,客户相信你是认真负责在做,他着想,就会接受你。”
 
   创意要在中文里游泳
 
   从小喜欢画画,热爱音乐、现代舞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朱伟幸,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广告业是唯一可以把所有爱好集合在一起的综合艺谈起刚入行时的新鲜事,朱伟幸兴奋地笑:小朋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大学毕业后进入香港最大的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做最底层的朱伟幸每天都在不停地画完稿,像机器人一样,但一点也不觉得当时每天都到夜里2、3点,财务总监9点走,还以为我在做私活。”下班后朱伟幸还爱去和同事一起去喝一杯,“喝到5点回家洗个澡,准备开会。”
 
   毫无心机的朱伟幸做事直来直去,也许当时的李奥贝纳外国人当道,创意作品都是英语操作,渴望用母语创意的朱伟幸义无反顾跳槽到智威汤逊,“第一天上班,做中文的稿,感觉就像在中文里游泳,好舒服。”朱伟幸快乐地回忆。
 
   “香港北方人”闯内地
 
   在朱伟幸眼里,适合自己去畅游的新海洋太多太多,当觉得自己已经把香港广告业的操作手法掌握得差不多时,朱伟幸就前往内地这片“新海洋”发展。初到内地,她惊喜这片海洋的广阔,因为太过精彩,她再也舍不得离开。上海、广州,她马不停蹄,直到最后的落脚点北京,她的城市冒险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因为深刻了解普通话才是内地市场广告创作的精髓,她开始面对这个全新的挑战。虽然从未学过国语,但朱伟幸丝毫没有心理障碍,敢想敢说,凭着“不怕被人看不起”的精神穿梭在广州的街头小巷,和大爷大妈聊天,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灵感。她从来不相信创意的灵光一现, “创意在生活里,生活在空气中。 ”这是她一个个经典佳作的制胜法宝,佳洁士的 “笑容传中国”、海飞丝的品牌形象片《蜕变篇》、冰纯嘉士伯的“中国队赢了”,乃至去年诺基亚备受关注的范爷“不跟随”系列,都来自她对生活最本真的感悟。最终选择留在北京,她热爱这城市浓浓的文化气,而且早早把自己划分到 “香港北方人 ”的阵营。正是这种定位,让她以这个粤语为根、英语创作入门的广告人,将最优秀的创意最终奉献在普通话的广告创作中。
 
   即便是在工作,朱伟幸也很注重生活中的享受,在广州的时候,她和两三个同事经常在下午6点时开瓶红酒。来到北京的朱伟幸也依然保持着一贯地开心工作,有一次数码组要过提案,朱伟幸饿了,就买了乳鸽和啤酒,边吃边看,“生活这么辛苦,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尽管朱伟幸自己也说广告业是一个“苦逼”行业,不过看来无论走到哪里,朱伟幸都会把自己敢作敢为的“开心广告人”心态带到哪里。
 
   对话朱伟幸:我最崇拜的广告是去打动人
 
   《Let s新城记》:L  朱伟幸:Z
 
   L:在你眼里,什么样的创意才是一个好的创意?你觉得广告的本质是什么?
 
   Z:首先内容本身要有突破性;其次,一个负责的创意,应该去思考能够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客户打开市场。不是说拿个金奖好开心就好了,人家的生死在我们手上,不是玩笑哦。我最崇拜的广告是去打动人,无论用什么方法,打动人是很难的。
 
   L:作为一个广告人,你选择客户是否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Z:我很幸运一直4A公司,对良心和责任感的把关都很严谨。但我自己有一个底线,我从来不做烟的广告。如果合作的品牌产品有问题的话,我会拒绝跟他合作。
 
   L:如何说服客户接受提案?
 
   Z:我一直相信我们做的广告,不是卖给客户,而是找到适合的人。很幸运我所接触的客户都是理念相同的人,如果不是一路人,也不会走到一块儿的,勉强或者妥协也没有作用。和客户的关系,其实一直是互相挑战的关系,我们反而更像对手。
  
   L:在《广告狂人》这部美剧里,大广告公司里面有很激烈的人事斗争,你所经历的呢?
 
   Z:我这种老一辈的广告人,对《广告狂人》很有共鸣。大公司内部有各种竞争,我刚入香港李奥贝纳时,情况和影片就很像,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不同的组之间都有很复杂的人事斗争,很多人都是表面笑嘻嘻,背后藏把刀。广告公司总离不开各种斗争,我在这行二十年看到的故事比电影还离奇。而我是那种简单的人,所以一路投入走到现在。
 
   L:一个工作狂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
 
   Z:做广告工作非常辛苦,只能心情放开一些,我的调整一般是偶尔放空一下,周末待在家什么都不干,做宅女。我还很喜欢旅游,从二十多岁起,我每年都要去一个新的地方,也是很好的调整。家庭上就太难了,之前分隔两地,结婚五年都没有在一起过日子,广告人长期加班,所以才需要家庭的理解,大家都能放开,有自己的生活才好。
 
   L:作为女性广告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Z:我觉得在中国,两性地位很平等,这点上中国女广告人比欧美日韩的从业人员都好。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待遇特别不同的地方,也许是因为广告业比较开放的原因。
 
   L:在你看来什么是好广告?
 
   Z:打动人的广告才是好广告,我们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关于这个时代的东西抓到,让别人感受到。比如当时做佳洁士的“笑容传中国”,记得中国申奥成功,当天晚上,我在酒吧里和很多广告人一起喝酒,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哭了。我就思考,牙膏跟笑容有关,那么中国的笑容在哪里?因此,也就有了这个创意。当时这个广告播出,有个朋友发短信跟我说“她感动了”,我想这就是好广告的真谛。
 
   创意作品
 
   朱伟幸的创意往往来自于自己对生活的洞察,在她看来创意是抓到生活中的感动,让别人感受到,而“好广告”,永远是“最打动人的”。
 
   1. 佳洁士“笑容传中国”品牌战略推广
 
   宝洁以往的广告多强调功能,2005年佳洁士准备做品牌推广时,恰逢中国北京奥运会临近。朱伟幸觉得这是一个 “大时代”,“中国人被欺负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赢了,可以开心地笑了。”所以她力劝宝洁,最终做出了“健康自信笑容传中国”一整套成功的品牌战略。
 
   2.冰纯嘉士伯“中国队赢了”病毒营销
 
   2010年世界杯期间,朱伟幸为嘉士伯做营销,想到了备受球迷调侃的国足,因此就有了这三条搞笑的病毒营销短片——在短片里,中国队分别在“火锅夹鱼丸 ”、“麻将大赛”、“乒乓大战”中完胜法国、阿根廷、巴西三大世界足球强队。
 
   3.诺基亚“不跟随”系列广告
 
   诺基亚的“不跟随”系列广告是朱伟幸团队介入诺基亚营销前段的案例,在诺基亚倚重的中国市场,朱伟幸为之量身打造了和国际市场不同的推广战略,用“不跟随”的宣传语突出品牌个性,其中让女星范冰冰男装出镜的视频广告效果非常突出。
 
    来源:广告门
 

(工作日:9:00-18:00)

在线QQ

咨询电话020-666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