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整合传播营销时代已经到来,这要求媒体广告人对自己重新定位,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方面实现转型升级,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半岛都市报》总经理支英珉在微博中如此感慨。在各种新型传播方式的冲击之下,媒体整合营销,都将是传统媒体乃至新媒体必须遵循的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

传统媒体,以纸媒为例,营销方式大多为拉投资先做刊物,将内容口碑、发行量做上去以后靠买广告版位赚钱。单纯靠邮局订阅、报刊亭售卖撑运营,现在还能正常运转的也就只是《故事会》、《知音》这种发行破百万的大刊了。
现在,传统纸媒的广告客户正逐渐转投互联网阵营。同时随便翻阅一本杂志或者一份报纸,都可以发现,在国内依旧青睐纸媒的广告客户基本都是汽车、房产、银行这种少换代、少更换的消费品生产者。然而,虽然这三者在中国是极其有钱的代名词,但他们极容易受经济大势的影响。一旦政策打压,或者经济形势不佳,如2009年房价下跌那一阵,纸媒尤其是都市报的日子难过极了。
而且,目前纸媒所谓有购买力的用户主要集中在70年一代,阅读习惯还将纸媒纳入其内,广告经理们还能凭着这个出去拉广告。待到几年后,汽车、房子的主流消费人群成为与互联网中共同成长起来的80、90一代时,这几棵仅存的摇钱树都要被互联网斩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已经不能高枕无忧。
何况也没几年了,这个形式发展之迅速,很多从业人员都没有反应过来:某北京都市报,去年上半年利润还能数千万,今年远远不及千万。近几年主流媒体从业者跳槽去网站的数量一直在上升,由此也可看出业界大势:船要沉了,还不快跑?
面对当前各种新型传播方式的冲击,或许媒体广告人都得努力寻求突破困境的方式方法了。如今比较火爆红火的营销平台莫过于新浪微博了,连一些媒体官都十分活跃。目前也有一种现象:将微博营销的手段与杂志关注的内容相结合,以段子赚转发量,以自制信息图撑专业性,稍加以爆料小道消息,如此一来转发量或许就会瞬间上去了。但不得不问一个问题,杂志销售量也能瞬间提高吗?广告客户订单数量也能随之涨上去吗?
因此,更扎实、更具盈利模式的方式需要被发掘。换言之,就是利用自己的平台特性来服务,而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传达新闻讯息的功能。如举办行业内的高端论坛,《财经》和《新世纪》周刊目前都在做;又如发掘媒体内容的商业价值,《美丽俏佳人》栏目组做的电商网站乐蜂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或者以杂志为平台承办行业内的一些比赛,如《创业家》杂志的“黑马大赛”。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媒介广告人要改变以前的机械的拉广告单方式,要主动出击,以平台协作的方式拉来厂商合作,用见缝插针的思路最大化挖掘新闻稿件传播的附加价值,达到“传播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转换。当然,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市场化媒体的“媒体广告人”而言,这确实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来源:广告买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