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你的微博是什么”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了,而伴随着微博热度不减的微博广告也是愈演愈烈,其中不乏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虚假广告。面对微博滥发虚假广告的行为,有效的管理、立法都是有必要和急需的。
8月初,沈阳市民陈小然在看了一则微博广告后,买了两双鞋,但货一到才发现被骗了,鞋的质量差到根本没法穿。相信有相同遭遇的人也不在少数。
据记者在网上搜索调查发现,发布虚假广告信息的大多数是一些草根微博账号,即没有官方认证的微博用户。但他们并不缺乏人气,粉丝数大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微博的转发量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业内人士透露,微博转发虚假广告有报价,发的数量越多价格越高,而粉丝众多的微博账户转发一次广告报价从500元至2000元不等,利润相当可观。
对此,辽宁百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立刚认为,微博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对于微博的管理、立法等都存在着漏洞和空白,对于一些微博滥发广告的营销行为,尚无法有效制约惩处办法。他提醒,消费者要理性对待微博广告,分清微博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的差别,对微博广告持谨慎态度,防止上当受骗。此外,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部门联合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过去一年间,全国超过6000万网民因为网络诈骗损失300多亿。
新闻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