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独立的APP

发布时间:2014-10-28

 随着科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我们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而APP则是新媒体发展的一种折射,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而目前国内各大电商,均拥有了自己的APP客户端,这标志着,APP客户端的商业使用,已经开始初露锋芒。那么新媒体究竟应不应该做独立APP

 

安赛计算机 MExpress 媒介投放业务软件 最快速、最准确、最专业的媒体排期软件)

 

美国科技新媒体The Verge,最近在告诉读者,不要再下载自己的APP,而在移动浏览器订阅该网站。

 

The Verge,脱胎于Engadget,Engadget前主编Joshua Topolsky以及Nilay Patel在2011年11月份创办。虽然年轻,这家网站抱负不小,The Verge的意思是总在最前沿,在成立不到2年后一举拿到5项威比奖,该奖项被誉为“互联网奥斯卡”。

 

The Verge这么做,有其背景在。它的编辑曾经在一篇名为“fanboys”的文章做实验,不管在Android和IOS等移动浏览器里,还是在Windows和OSX电脑系统浏览器中,这篇文章的浏览翻页等阅读体验做到一致。

 

 

制作APP的成本居高不下,推广成本更是一般小企业难以支撑,新媒体一般是赔钱项目,除了花国家钱的土豪,独立APP越来越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MExpress 媒介投放业务管理软件,一款最方便媒介投放软件,支持一键式导入导出投放报表)

 

以2012年微信公众号开启为起点,越来越多的新媒体项目放弃了开发独立APP,依托于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有关是否保留web网站、独立APP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

 

完全依托第三方平台是有一定风险的:最流行的微信公众账号曾经在今年4月份开始,封禁了大批的公众账号,从那时开始,一些账号也屡屡遭到微信的几天到一周不定的禁闭。

 

新媒体独立APP的制作成本价格不菲,这笔钱并不能一劳永逸,持续更新的以及维护需要人力,但更贵的是推广成本。

 

越来越多的APP在争夺用户的手机,新媒体的投资在其他行业烧钱土豪面前不值一提。经过野蛮生长和苹果打击,在IOS里刷榜单变得越来越有风险,价钱也越来越高,面临着动辄就被苹果下架AppStore的风险;众多的Android应用商店虽然对推广明码标价,但价钱已经贵到惨绝人寰。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得成本越来越高,电商获得一个用户的成本是一二百元,P2P获得一个充值用户的成本已经突破500元,即便是用户获取成本较低的资讯类移动产品,一二十元的成本也是稀松平常。

 

生存在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并且做好移动时代自家网站移动站的适配,带给用户统一而良好的体验,也不失为新媒体生存的一条道路。

 

The Verge赖以起家的本事就是精美的网站设计,网站首页平均分配4-8篇头条新闻,通过不同的色块进行区分。新闻标题采用单独设计的字体,增加辨识度,同时便于突出文章内容。

 

头条新闻下面是制作精良的90秒短视频节目,The Verge的主编和记者们出现在视频中。

 

据媒体介绍,The Verge目前大约有70名成员,他们按照不同分工被分为4个组,分别是专注突发新闻的新闻组,从事传统报道的纪实组,专注杂志风格写作的特写组,以及负责视频内容的视频组。

 

虽然The Verge的APP设计也很精美,但他们还是选择放弃了。

 

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媒体网站丑陋不堪,尤其是移动页面惨不忍睹,因为不重视,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bug。有一次我拿手机浏览京华时报的新闻,三个悬浮的方块广告几乎将文字盖得一干二净。

 

非常接地气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看到了这一点,并默默为此做了适配。

 

一些新媒体项目别先口气吞天要成为第二个马云啥的,先把自家网站的移动版做好行不?

 

MExpress 媒介投放业务管理软件一站式电视排期,是最实用的收视率评估工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都将APP作为销售的主战场之一,数据也表明,目前APP既手机给电商带来的流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PC端)的流量,通过APP进行盈利也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但是关于这个新媒体要不要独立做APP还有待值得研究。

(工作日:9:00-18:00)

在线QQ

咨询电话020-66638539